|
10月26日至12月6日,第十五屆高級生態學與(yu) 保護生物學野外培訓班(AFEC-X 2023)在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以下簡稱“版納植物園”)舉(ju) 辦。 本屆培訓班共收到來自亞(ya) 洲、美洲、非洲等21個(ge) 國家和地區、141個(ge) 機構的177份有效申請。經過麵試,36位學員被選中參培。最終,來自25個(ge) 機構14個(ge) 國家的33位學員順利完成全部課程。 培訓課程共6周,分為(wei) 前沿研究(1周)、研究技能(3周)、獨立課題研究(2周)三個(ge) 模塊,包括生物多樣性科學、氣候變化科學、保護生物學、動植物關(guan) 係、植物係統發育與(yu) 進化等主題講座,實驗設計與(yu) 統計、可重複性科學、群落生態學、野外工作等技能培訓,以及獨立課題研究等實踐活動。獨立課題項目內(nei) 容涉及林冠昆蟲色彩偏好、林冠附生植物對林下物種異質性影響、食草動物對本土植物與(yu) 外來植物的取食壓力、時空生態位下的獵物與(yu) 捕食者共存機製、昆蟲旅館對生物多樣性和環境教育的影響、亞(ya) 洲熱帶蝴蝶反捕食色彩適應性的生境特異性、開闊與(yu) 封閉林冠生境中無脊椎動物的熱適應性、極端環境下的林冠與(yu) 地麵螞蟻抗壓能力比較、植食對森林根係分泌物的影響等,涵蓋群落生態學、森林生態學、保護生物學、動植物關(guan) 係、環境教育、氣候變化科學、植物生理生態等學科內(nei) 容。 閉幕式上,培訓班班主任、環境教育中心首席科學家研究員陳進致辭。他對本屆培訓班成功舉(ju) 辦表示認可,並表示本屆學員來自不同國家,具有不同研究背景,多樣性豐(feng) 富的同時,也為(wei) 培訓班的組織實施增加了難度。他祝賀所有學員順利完成培訓課程,並讚賞獨立課題完成度較往年有所提高,鼓勵學員繼續開展課題研究,爭(zheng) 取在學術期刊上發表相關(guan) 論文。他希望AFEC-X在教授知識技能的同時,更注重對未來科學家、保護領導力的培養(yang) 。最後,他向大力支持培訓班開展的版納植物園領導、授課老師、評委、工作人員等表示感謝。 陳進、培訓班指導教師及評委為(wei) 學員頒發了結業(ye) 證書(shu) 和最佳課題證書(shu) 。版納植物園、蘭(lan) 州大學、尼泊爾Central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泰國Kasetsart University的4位學員完成的《極端環境下的林冠與(yu) 地麵螞蟻抗壓能力比較》(Canopy & Ground Ant Mechanics Comparison under Extreme Environment: Wind & Flood)獲得最佳課題。該課題由來自熱帶森林生態學重點實驗室林冠生態學組博士後Benjamin D. Blanchard指導完成。 第十五屆高級生態學與(yu) 保護生物學野外培訓班受“一帶一路”國際科學聯盟、中國科學院人事局、中國科學院東(dong) 南亞(ya)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的大力資助,受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局、雲(yun) 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生態係統研究站、版納植物園各部門同事等的大力支持。 自2009年舉(ju) 辦以來,該培訓班共收到1772份有效申請,來自全球不同國家和地區的418名學員完成全部課程。 
最佳課題成員與(yu) 培訓導師及評委 
閉幕式 本文作者:夏雪 攝影:張鵬 責任編輯:莊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