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了,6月9日至11日(端午小長假)期間,植物大樓正門處的中草藥香囊DIY活動可算是最“忙”的了,活動現場總會(hui) 圍繞著不少被香氣吸引來的遊客們(men) 。台麵上擺放著艾葉、菖蒲、薄荷、羅勒等十餘(yu) 種中草藥,老少齊上陣,將草藥一股腦塞到袋中,成為(wei) 了個(ge) 性化的中草藥香包。香味提神醒腦,清新持久。
除了傳(chuan) 統的“香囊”製作外,還有著許多有趣的傳(chuan) 統手藝等著我們(men) 挖掘、參與(yu) !我們(men) 不得不承認,那些稱之為(wei) 傳(chuan) 統或者遺產(chan) 的事物已然離我們(men) 的尋常生活太遙遠,而這種距離和遙遠,也常常帶給我們(men) 驚訝的美和感動。
6月11日,不僅(jin) 是端午假期的最後一天,也是第11個(ge) 中國文化遺產(chan) 日。上海植物園攜手雲(yun) 手藝,為(wei) 大家呈現了一個(ge) 精彩紛呈的傳(chuan) 統文化活動日。現場不僅(jin) 展示了傳(chuan) 統手工藝品展覽(蠟染、盤扣、水印木刻、竹編等),還開展了草木染和植物拓染兩(liang) 場工作坊。
草木染的第一步就是“紮”,用麻繩將圍巾紮成不同的圖片,浸濕後用蘇木或洋蔥皮進行染色,再放到媒染劑中固色,清洗後晾幹即可。植物染色作為(wei) 傳(chuan) 統生活方式的體(ti) 現,兼具了健康與(yu) 環保。古典色彩的優(you) 美、染材植物的藥理作用、不同種類的印染工藝中文化內(nei) 涵與(yu) 民族特征,神秘的草木染世界就是說上三天三夜也還意猶未盡。但對於(yu) 小朋友來說,一種陌生的傳(chuan) 統工藝也許不易闡釋,但當色彩和紋路在一步一步工序之後慢慢呈現出來,他們(men) 眼中的驚訝與(yu) 好奇,才是引導他們(men) 探索新世界的鑰匙。
前來參與(yu) 活動的大多是一組組親(qin) 子家庭,很多人上午的草木染沒玩過癮,下午的植物拓染也不舍得錯過。比起草木染紮染紋樣與(yu) 成效的難以預計,植物拓染則生動和直觀得多,當然,這也是所有活動中最“鬧”騰的。小朋友自己挑選喜歡的葉片,在棉麻束口袋上拚好,便拿著小石頭小錘子開始“作戰”。製作途中,敲敲打打的歡樂(le) 氛圍讓傳(chuan) 統文化的課題變得可觀可觸,小孩子在敲敲打打裏聞到植物的氣味、認識葉片紋路和形狀,也粗淺理解了植物色素附著與(yu) 麵料的關(guan) 係。小孩子的理解力與(yu) 想象力往往超過大人的想象,在簡單的手作活動裏,親(qin) 子關(guan) 係升溫,古典文化也顯得不再那麽(me) 晦澀難懂。
端午節這樣“紮”“鬧”“忙”,讓大家體(ti) 會(hui) 到了一個(ge) 不一樣的傳(chuan) 統節日。在傳(chuan) 統文化的滋潤熏陶下,能夠有機會(hui) 稍稍回望,用雙手感受舊時光的“慢”,觸摸傳(chuan) 統生活的優(you) 美,這才是最好的節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