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上海辰山植物園(中國科學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以下簡稱“辰山植物園/辰山中心”)綜合樓科普教室內(nei) 座無虛席,來自全國各地的49學員經受著了半個(ge) 月的“魔鬼訓練”後收獲了“結業(ye) 證書(shu) ”,標誌著為(wei) 期15天的“中國植物園聯盟2016年植物分類與(yu) 鑒定培訓班”順利結業(ye) 。
結業(ye) 儀(yi) 式由辰山植物園黨(dang) 委書(shu) 記吉琴主持,辰山中心副主任馬金雙研究員首先宣讀野外實踐考試優(you) 勝學員名單和理論課程考試優(you) 勝學員名單,並據此綜合評定出夏伯順、劉浩、郭銳、趙雲(yun) 青、楊婷婷、申健勇、李曉晨等7位“優(you) 秀學員”。中科院院士、辰山植物園園長兼辰山中心主任陳曉亞(ya) 研究員向“優(you) 秀學員”頒發紀念獎。中國植物園聯盟理事長、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主任陳進研究員向宇勝、賴江山、周群、溫韓東(dong) 、朱衛東(dong) 等5位學員代表頒發結業(ye) 證書(shu) 。
來自上海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張寧代表全體(ti) 學員發言,感謝主辦方中國植物園聯盟和承辦方上海辰山植物園(中國科學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在課程設計和野外實習(xi) 以及後勤保障各方麵的詳細安排,感謝全體(ti) 授課老師的精心準備和工作人員的辛勤付出,通過15天的植物分類學係統學習(xi) 和野外實踐,不僅(jin) 更快、更好、更紮實地掌握了植物分類學基本知識和方法,同時收獲了純粹的科研精神以及團隊合作的寶貴經驗與(yu) 深厚友誼,並將懷著理想和信念回到工作崗位,學以致用。
陳曉亞(ya) 老師和學員們(men) 一同回顧了其早年從(cong) 事植物分類學研究的經曆,對學員們(men) 在經曆了每天12個(ge) 課時的高強度課程,經受了摔跤擦傷(shang) 、日曬雨淋、螞蝗叮咬後,依舊精神抖擻,神采奕奕,感到備感欣喜。他強調植物分類學是一把打開生命世界奧秘的金鑰匙,辰山植物園(辰山中心)目前擁有知名的研究人員和樂(le) 於(yu) 奉獻的年輕團隊,願意為(wei) 中國的植物分類學發展盡綿薄之力,將繼續以“唯實、唯真”的教學精神,與(yu) 大家分享知識,共同進步,為(wei) 國家的生態文明和美麗(li) 家園培養(yang) 更多的植物分類學人才。
陳進研究員首先對學員們(men) 的順利結業(ye) 表示祝賀,對教學團隊的傾(qing) 情奉獻表示感謝,並表示“植物分類與(yu) 鑒定培訓班”是中國植物園聯盟精心打造的精品培訓班,通過與(yu) 上海辰山植物園(中國科學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的三度合作,培訓課程越發精煉,培訓形式越發多樣,學員的反饋也越來越好,目前已成為(wei) 國內(nei) 頗具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培訓班。希望49名學員能夠將所學所得帶回單位裏,帶到工作中,真正成為(wei) “聚是一團火,散作滿天星”。
本屆培訓班為(wei) 中國植物園聯盟舉(ju) 行的第三屆,同時創造性的采用了“野外草堂”的教學理念,在浙江天目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協助下,將課堂直接設置在自然保護區內(nei) 。培訓班注重將理論知識與(yu) 野外實踐相結合,設置了《野外科考注意事項》(安全教育)、《植物分類學原理與(yu) 方法簡介》、《植物分類學曆史與(yu) 文獻》、《命名法規與(yu) 植物拉丁文》、《苔蘚植物分類與(yu) 鑒定》、《蕨類植物係統分類與(yu) 物種鑒定》、《裸子植物的分類》、《被子植物分類》、《蘭(lan) 科植物分類》、《國際栽培植物命名法規、荷花分類及國際登錄》、《如何理解性狀演化》、《信息化植物資源調查和分類管理》、《植物分類學的信息化工具》、《植物攝影與(yu) 技術應用》、《標本館與(yu) 種質資源庫的建設管理》等15門課程,開展了10多場相關(guan) 報告、競賽、討論和賞析活動,而且設計了覆蓋不同生境和植被的6條實習(xi) 路線,植物識別既采用“精細解剖”等正規手段,也使用“藕斷絲(si) 連識杜仲”等野路子方法,便於(yu) 學員掌握不同植物類群特點,學以致用。
辰山植物園吉琴書記主持
馬金雙研究員宣讀優秀學員名單
學員代表發言
陳曉亞院士講話
 陳進理事長講話.jpg" width="500" height="333" />
結業儀式現場
結業儀式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