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5日至8月2日間,上海辰山植物園蕨類植物多樣性與(yu) 進化課題組在辰山植物園科研中心組織召開了《華東(dong) 蕨類植物誌》編研啟動會(hui) 議並組織了首次聯合野外考察。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林業(ye) 大學、台灣嘉義(yi) 大學、南京古生物所、中科院仙湖植物園、中科院華南植物園、南京林業(ye) 大學、贛南師範學校、樂(le) 清中學8家單位的10名專(zhuan) 家參加了本次會(hui) 議。辰山植物園馬金雙研究員和中科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張憲春研究員參加了會(hui) 議並發表了講話。
《華東(dong) 蕨類植物誌》編研是浙江大學承擔的科技部“華東(dong) 黃山——天目山脈及仙霞嶺——武夷山脈生物多樣性調查”項目的一部分,是在野外考察和文獻考證的基礎上對華東(dong) 山區的蕨類植物進行編目和研究。
華東(dong) 山區為(wei) “浙-蘇-皖-贛-閩”五省交界的山地,在行政區劃上覆蓋了浙江大部、江蘇南部、安徽東(dong) 南部、江西東(dong) 北部和福建北部,轄25個(ge) 市縣,是第三和第四紀古植被與(yu) 生物區係的重要“避難所”,是華東(dong) 有名的“生物模式標本產(chan) 地”之一。同時,華東(dong) 地區地處我國人口密集、經濟最發達地區之一,近30年來經濟的高速發展,人類的經濟、社會(hui) 、旅遊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是巨大的。因此,全麵、係統的生物多樣性的調查刻不容緩。
本次會(hui) 議重點圍繞“編寫(xie) 植物誌有什麽(me) 用”,“編寫(xie) 什麽(me) 樣的植物誌”,“怎樣編寫(xie) 新形勢下的植物誌”“新形勢下的植物誌包括什麽(me) 內(nei) 容”等問題進行了討論。會(hui) 後,部分參會(hui) 成員參與(yu) 了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野外考察,為(wei) 蕨類植物誌書(shu) 的編研提供了寶貴資料。
此次交流開闊了蕨類植物研究者的視野, 激起了很多年輕學者的研究興(xing) 趣,為(wei) 後期《華東(dong) 蕨類植物誌》的編研奠定了很好的基礎,也為(wei) 其他生物類群的編研提供了新思路。(供稿:辰山中心 周喜樂(le) )


|